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1-2号平泽农乐 +
Classification |
非物质文化遗产/传统演出·艺术/音乐 |
Designated date |
1985.12.1 |
location |
Pyeongtaek-si, Gyeonggi-do |
平泽有广阔的田野,自古以来农产品就非常丰富,这成为平泽农乐的重要背景。
而且平泽附近的青龙寺很早就成为祠堂牌子的根据地,在朝鲜末期他们的农乐非常发达。 因此,平泽农乐既具有"吊桶农乐",又具有"乞立牌农乐"(和尚敲锣打鼓,念经讨饭)的性质。
农乐中使用的乐器有锣、锣、鼓、伯古、户籍、喇叭。 编排由荣基洙、农基洙、喇叭手、户籍秀、常胜秀、常衰、终衰、收缴1、征收2、雪藏区、上章区、北、上伯古、布伯古、钟伯古、尾伯古、尚武洞、三茂洞、七茂洞、中爱(沙美)两班组成。
以前手们在乐都穿的军士,在上面,系着색띠,或采用尖顶帽子。 在乐器上,锣鼓比别处记,没有消鼓和法鼓的区别。
曲子的分岔分明,有唱工也很特别。 另外,吉军乐七彩是京畿农乐中才有的长段,平泽农乐的吉军乐七彩与其他地区不同。
平泽农乐是植根于互助农乐的朴素传统,同时接受表演性突出的南师当霸艺人们的专业性联欢,综合组成的高水平农乐,舞童游戏(小孩骑着大大的木马跳舞的游戏)尤为发达。
Recommended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mainimg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1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2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3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4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5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6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7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8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9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2_img_10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