蔚山广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4号蔚山瓮器匠(山산山器匠) +
Classification |
非物质文化遗产 |
Designated date |
2009.2.5 |
location |
Ulju-gun, Ulsanggwangyeok-si |
<span classⅹ'xml2' onmouseoverver'up2(3791)'onmousoutou'dn2>瓮器是使用粘土和天然碱在1200℃高温下烤制而成的陶器,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达的陶器制作技术。
陶瓷器用沙缸(沙缸、泥土搅拌而成)不涂灰水,<span classlass'xml2' onmouseover='up2(1943)'onmousoutou'dn2>樊造</span里没有光泽的器皿)和陶器和陶器在沙缸里浸入灰水。
陶瓷器是用黏土揉成后烤制的器皿,其特点是有很多细微的孔,空气和湿气可以通过,但颗粒较粗的水分子不能通过。 因此陶瓷器可以呼吸,所装内容物可以保存得很新鲜,不会漏气。
这种陶瓷器制作技术在蔚山地区发展是从1957年庆尚北道英德郡的许德万移居蔚山,定居于温阳邑高山里,培养后进人才开始,后来形成了现在的陶瓷器村。
外高山瓮器村是全国最大的瓮器集散地,1960年代鼎盛时期是全国最优秀的工匠聚集繁盛期,延续韩国传统瓮器之脉的重要地区。
技能保留团体"蔚州外高山瓮器协会"是拥有从事陶器制作短则30年、长则50年以上的8名会员的团体,拥有传统陶器(脚)纺车成形、传统釉料制造和试乳、传统牡蛎烧成等传统陶器制作技法和技术。
Recommended
- /data/etc/k_culture_199_mainimg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199_img_1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