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罗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第37号陶器匠 +
Classification |
非物质文化遗产 |
Designated date |
2013.12.19 |
location |
Boseong-gun, Jeollanam-do |
300年来第9代传承下来的"微力瓮基"坚持遵守传统瓮基的制造方法,一一手工制作,特别是涂上天然釉料。
陶器制造中最重要的优质粘土,天然釉料又名灰水,是在含有铁的药土中烧制松树,混合泼水后的灰水制成的。 据悉,在陶器表面制造空气流通的细微孔,腌制辣椒酱或酱油,反复储藏也不会变质或腐烂,还能长时间维持食物的味道和新鲜度,起到消除污染物质的自然自动作用。
特别是使用了这种脂肪特有的彩轮打磨法,用打制后浸泡在灰水中烤制,不仅对人体无害,还产生了生动的生物效果等,完整地具备了陶瓷器的特征。
另外,致力于延续传统陶器的命脉,不断生产朴素、温情的南道地方特有的陶器。
Recommended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mainimg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1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2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3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4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5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6.jpg
- /data/etc/k_culture_607_img_7.jpg